您当前位置:首页>文化研究 >

曾有两只老虎归顺茅山的郗尊师

时间:2012-05-24

曾有两只老虎归顺茅山的郗尊师

南朝梁时,茅山曾经有过一位姓郗的高道,《茅山志》等史书上都称他为郗尊师。郗尊师的大名似已失传。据《至顺镇江志》载,郗尊师修道成功后,有两只老虎归顺了他,并随他住在茅山的良常洞中。另外,金坛清真观殿前的两棵桧树,也是他亲手植下的。 

 

 

钱氏两姊妹曾在茅山燕洞修炼

据《茅山志》载,南朝梁时,女道士钱妙真曾在茅山的燕洞立祠修炼,天宝七年(748年),唐玄宗下旨在此修建燕洞宫,并亲赐宫额。

但据《古今诗话》等史书记载,在燕洞修炼的其实是钱氏两姊妹。她们追随陶弘景,终日在此吟颂《黄庭经》。有一天,洞门忽然开启,将披着白练衣的、已经得道的姐姐迎入了洞中,当妹妹也想随姐姐入洞时,洞门却自动关闭了。宋淳化五年(994年), 有位名叫夏侯嘉正的京官,或许是奉了宋太宗之命,特地从开封来到茅山,并率了五名道士前往燕洞投龙简(投龙简是一种专门给神灵写信求愿的道教仪式,求愿者 通常将求愿的内容刻在铜板上或美玉上,再将求愿信和一条特制的小金龙投放到某个被认为有灵气的地方,据说小金龙就会将信转送到神灵的手上)。当天夜里,天 降雷霆,燕洞竟被震开。此后,一位曾著过《郡齐读书志》的、名叫田霖的文人特地题诗一首,诗曰:燕口龙泓气象清,钱贞此处有遗灵。仙兄去后师犹在,女弟回时户已扃。云片尚如披白练,泉声长似诵《黄庭》。碧桃花发菖蒲紫,留与人间作画屏。

碧桃和紫菖蒲都是燕洞的特产,据说它们的出现也与钱氏两姊妹有关。另据晚唐名相李德裕在其所著的《平泉记》中说,生于茅山东溪的紫色之荪,相传系女仙人钱妙真所种。

燕洞宫曾屡毁屡建,直至南宋之后才渐被废。

 

 

 

丹阳县令曾在茅山受到天谴

据《至顺镇江志》载,唐德宗贞元(公元785—805)初年,丹阳县令王琼因为自己连续三年都升迁不成,因而牢骚满腹,愤愤不平,可是一直搞不清是什么缘由。后来,他听人说茅山有个名叫叶虚中的老道士很有神通,就特地来到茅山,送给叶虚中许多金银,苦苦哀求他向上天问个究竟。

此时已经九十来岁的老道叶虚中经不住王琼的一再苦逼,只好勉强替他向上天写了一篇奏章。奇怪的是这篇奏章还有被焚化,就当着王琼的面,随着香烟缥缥缈缈地不见了。过了一会儿,天上忽然坠下一封文书,里面全用朱笔记载着王琼在丹阳任上所犯下的种种罪行,文书的末尾如此写道:受金百两,折禄三年;枉杀二人,死后处分。

王琼大惊失色,失魂落魄地回去了,没过一年,就暴死在任上。

 

 

茅山曾有隐居过一位不知年岁的诗人

据 北宋时期潘若冲所著的《郡阁雅谈》载,茅山曾居住过一位名叫许坚的人,可是没有人知道他的来历。许坚很喜欢参加各种酒筵,他不问对方尊卑,远近必到,不过 只乘兴饮它三五杯酒,就又飘然而去。据说许坚很喜欢用火烤未去除鱼鳞和鱼肠的鱼吃,还喜欢穿着衣服、戴着头巾到溪涧里去浸泡全身,然后再湿漉漉地坐在岸 上,让衣裳自然风干,因此许坚的衣裳上总是会有一股怪味。常有好心人赠他衣物,他也欣然接受,不过转眼就送给了当地的穷人。另据说许坚常在梦中吟诗,有一 次他被溧阳县的一位僧人留宿,那僧人请他以字为韵,题诗一首,许坚遂在夜梦中徐徐吟道:近枕吴溪与越峰,前朝恩锡云泉额。竹林晴见雁塔高,石室曾栖几禅伯。荒碑字没秋苔深,古池香泛荷花白。客有经年别故林,落日啼猿情脉脉。

潘若冲在其所著的文章中还说,太平兴国九年(984年),许坚从茅山再次游往庐山,居住在一位姓方的先生家。夜深时,方家有人听见他不知道在和什么人谈笑,深感好奇,想去偷听,许坚却早已察觉,高声喝道:不得过来!不得过来!后来,许坚又前往江西南昌的西山或吉安的玉笥山去了。

另据北宋文人张靓所撰的《雅言杂载》说,许坚是今之江苏人,由于性格怪异,又绝不知晓人事, 所以并不像是生活在当朝的人。其时许坚的年事已高,很少言语,别人若不主动问他,他整日都不会开口说一句话。许坚虽然经常居住在三茅山,但是并没有人知道 他的年岁,也没有人发现他的相貌有过什么变化。许坚能写诗,所谈的也多是神仙之事。他曾写过一首名为《题茅山观》的诗,诗曰:尝恨清风千载郁,洞天今得恣游遨。松楸古色玉坛静,鸾鹤不来青帝高。茅氏井寒丹已化,玄宗碑断梦仍劳。分明有个长生路,休向红尘叹二毛。

据张靓说,许坚曾经因为评论时事冒犯过南唐的李氏皇帝,由于他当时的言论过于出格,人们都认为他是个患了疯疾的狂憨之人,谁也不再敢与他交往。据说许坚在灰心之余还写了一首七绝赠给南唐的吏部尚书徐铉,诗云:几宵烟日锁楼台,欲寄侯门荐祢才。满面尘埃人不识,谩随流水出山来。从此他拂衣归隐,成了个茅山的常客。诗中的祢才,指的是东汉末年的狂傲之士祢衡。祢衡自小才气过人,善写文章,长于辩论,但脾气也很坏,就连对很器重他的丞相曹操、荆州牧刘表和江夏太守也非常刻薄无礼,最终被黄祖杀掉,年仅26岁。许坚在诗中称赞祢衡,是在承认自己的性格和祢衡有许多相似之处。

 

 

 

 

茅山曾坠下一个十余岁的小儿

宋代文人蔡祐在其所著的《竹窗杂记》中说,宣和初年(1119年), 蔡祐来到茅山,想请道士为自己打一场醮(打醮是由道士设坛,为信徒求福禳灾的一种法事活动),并顺便去拜访了家住在柳谷村(庄)的朋友陈彦吴先生。俩人在 闲谈时,陈先生告诉蔡祐,几个月前,茅山正在下雷暴雨,附近某村的天空中忽然坠下一个十余岁的小儿,这孩子两眼紧闭,全身都长着毛,还发出刺鼻的腥味。村 民们觉得很奇怪,都围上前来观看。忽然阴云四合,雷震一声,那孩子一下子就消失得无影无踪了。

陈先生还告诉蔡祐说,当地一些有学识的人认为那个小儿乃是个雷中之物

 

 

 

 

 

 

 

 

 

 

 

 

 

 

 

 

 

 

 

 

 

 

茅山书院曾屡建屡废

据《至顺镇江志》载,宋仁宗天圣中期(约1028年前后),有位名叫侯仲逸的先生曾经在三茅山建立了茅山书院,以教育和开化当地的民众。朝廷很赏识他的做法,特地赐给他束帛作为奖励(将五匹帛捆束在一起,叫作束帛,古代时专门被用来当作礼物)。侯先生逝世后,茅山书院因无人管理,居空徒散,书院所在地也被崇禧观征用了。

二百年后的宋理宗端平中期(约1235年),不再愿意在朝中为官的金坛县名人刘宰先生(曾官至知府,相当于今之省辖市的市长)复建茅山书院于三角山,但刘宰在建书院的五年后便病故了,茅山书院也因此再度被废。

淳祐中期(约1246年),总领(南宋时的总领有点像现在的军区司令)王埜得知金坛县衙中有没收来的茅山道士的田产后,遂下令让金坛知县孙子秀在茅山的营度(地名)草创茅山书院,并以其没收来的茅山道士的田产作为有关经费。 

开庆元年(1259 ),该书院的房产和田地被当地有权势的富人给夺走。咸淳七年(1271年),茅山书院迁至金坛县城之南的顾龙山,此后渐又废驰。

元时,茅山书院尚遗有房屋27间,其中含先圣庙大成殿(是专门供奉孔子的殿堂)、先贤祠(该祠专门祭祀周敦颐、程颢、程颐、张载、邵雍、司马光、朱熹、张栻、吕祖谦、刘宰、侯仲逸等诸位文人先贤)、明诚堂等。当时,茅山书院中的固定资产还有:若干种竹木祭器、若干件祭服、田637.34亩(其中免官赋的田产为123.13亩)、地11.16亩,每年可收租粮25196斤、现钞九十贯。另外,茅山书院还有个贡士庄(贡士庄是旧时官府专设的、专门为教育部门提供经费的机构),茅山书院的贡士庄计有免官赋的田地72.4庙,每年可收租粮4754斤,钞七贯五钱。

元时,茅山书院的负责人名为山长,其职务高于县教谕(县教谕相当于今之县教育局的局长),其俸禄(收入)是县教谕的150%。

 

 

 

宋代有两位工部的官员葬在茅山练塘

  学者赵时侃,字和仲,金坛人,系宋太祖第四子、秦王赵德芳的九世孙。史书上说他性警敏,书过目则成诵。 起初他是被作为皇裔被提携为武进尉的,后来自己通过科举登第,官至工部侍郎(工部是旧时总管全国各工程事务的最高官府,侍郎相当于今之副部长)、右文殿修 撰(一种官阶不高,但很受文人看重的中央级的文职官员)。赵时侃生前著有《容斋笔录》、《晬盎录》、《拙逸手编》,共一百三十卷,其逝世后葬于茅山下的练 塘。

王遂,字去非,一字颖叔,祖籍金坛,系嘉泰二年(1202年)进士,官至工部尚书。其死后,也被葬在茅山的练塘。

以上史料,均载于《至顺镇江志》。

 

 

 

唐禧宗曾遥尊茅山第十七代宗师为度师

在道教文化中,曾有度师籍师经师三种尊称,凡授道于己者,被称之为度师度师的老师被称之为籍师;而籍师的老师则被称为经师,这三师在道教徒中的地位,相当于百姓的祖宗。

茅山的第十七代宗师吴法通是丹阳人,他颇有文学才华,因科举不利而来茅山,拜茅山第十六代宗师孙智清为师学道,并得其经法妙诀。据王永平在《李德裕与道教》一文中说,会昌元年(841年),孙智清曾奉唐武宗召请,前往京城修生辰斋,并奉旨建成了九层道坛以行道。而《至顺镇江志》则称,乾符二年(875年),唐僖宗曾遣使专程来到茅山,代自已受吴法通所传的上清派道经《大洞箓》,唐僖宗事后还遥尊吴法通为度师,并赐其号为希微先生

顺便一提,在茅山的道教史中,有许多道士都曾被皇帝赐号为某某先生,可不能小看这种这种赐号,因为它是对该道士的最高级别的尊重与褒奖。

据《茅山志》载,天祐四年(907年),吴法通潜入岩洞之中而化,终年八十有三。

 

 

宋元时期若干茅山道士的轶事

以下史料,分别载于《至顺镇江志》、《丹阳县志》或《金坛县志》,但并未见于《茅山志》。

宋开宝八年(975年),宋军刚攻克金陵后,朝廷就升任茅山道士成延昭(其后来成为茅山上清派第二十代宗师)为升州的道正,也就是说,赵匡胤在刚灭掉南唐政权后,就立即承认了茅山在江南道教中的领袖地位。

丹阳籍人张绍英自在茅山入道后,就再也不肯离山,宋仁宗在得到他修真炼道的方外之论后,深感兴趣,屡次诏他入京,可他都称有病,不肯前来。宋仁宗只好遣派使者前来茅山,赐号张昭英为明真先生

丹阳籍人吴元净将在茅山的祖宅改建成了明真观,并在此修真,后被宋徽宗赐号为妙明真人(在我国道教史中,被皇帝赐号为真人的道士,要比赐号为先生的道士少得多。因为据《淮南子》解释,只有不再受生死之累、不再有人间得失的神仙,才能被称为真人。茅山道士吴元净为什么会被宋徽宗封为真人,这其中一定有许多业已失传的故事)。据《至顺镇江志》载,吴元静常喜欢乘小船作江湖游。

丹阳籍人汤志道本是个读书人,自入道后,三十年来,天天将头发梳成翘在头顶两边的发髻,赤着脚,端坐在大茅山之顶,进行修炼,不肯离山。淳祐五年(1245年)秋,京城内外大旱,宋理宗不得不遣使者召其入京祷雨。汤志道入朝后,对宋理宗说:陛下,雨是不需要祈祷的。宋理宗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