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道教经典 >

人物同源尊重自然的生态观

时间:2012-05-25

 道 教的生态观强调人与生态自然万物同生共运的浑然一体,强调生态系统的自然、和谐、生命和健康,反映道、天、地、人之间的自然生态平衡关系。《道德经》第四 十二章云: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就是说,道是万物之母,万物之始,是万象之源。人与自然,人与天地,人与人等都必须顺应道的规律在“道”的 实现生态平衡、生态自然和谐的统一。
 

《道德经》第二十五章云: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廖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故   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意 为:鸿蒙未判,有个混然而成的东西。它在天地形成之前,就已存在,可称为先天地而生。它没有声音,也没有形相,超然于万物之上,亘古不会改变。它周行天 下,循环不已。它主宰着生生化化的大事,万物没有一样不是依靠它而生成,它实在是天下万物的母亲啊!我不知道怎样去称呼它,只好给它取个名字,叫做 “道”。如果再勉强称呼它的话,就称为“大”。它是那样广大,以致没有极限。它周流不息,看起来不就像是消逝了吗?所以这个“大”也不是最恰当的名称,应 该称为“逝”。消逝到了尽头,看起来不就是很远了吗?所以这个“逝”也不是最恰当的名称,应该称为“远”。到了极远之处,又回到虚静的本初状态,不就是返 了吗?所以这个“远”也不是最恰当的名称,应该称为“反”。
所以说,能够生天生地生万物的“道”是最大的;其次是能覆盖万物的“天”,它也是大的;再次是能够承载万物的“地”,它也是大的;又次就是号称万物之灵的“人”,因其特出的灵性,当然也应列入“大”的范围。
在 这广袤的宇宙之中,共有四种“大”,而“人”就是其中的一种。但是世人只知道“人”之“大”,而不知“人”之所以为“大”,乃是取资于“天地之德”。照 理,人受“大地”的承载之恩,应该效法“大地”才是。因为受“天”的覆盖的“大地”时时刻刻效法“天”的法则而运转。而“天”又以“道”为依归,效法 “道”的法则而周流不息。
“道” 是天地万物之母,它是无为的。这指的是它没有因“己”而为的意念,但在客观上却又有大作为。像这样“无为而为”的做法,不就是效法“自然”吗?实际上“自 然”就是“道”的自性,“道”本来就是自然无为的。因此我们修道、行道的根本宗旨,也应当效法“道”的“无为”和“自然”。有功德于天下而不居功,有能力 以济人却不自恃,这样才算达到“无争”、“无欲”、“无为”的自然境界。
道 教认为,自然是生育天地万物的本质,人应该遵循自然规律,协调阴阳,顺应自然,维护自然生态,保持和谐,才符合自然规律。如庄子曰:天无为以之清,地无为 以之宁,故两无为相合,万物皆化生。《太平经》中曰:“天气自然,其为天地之性也”。“男女者,阴阳之本也”。“天地之性,半阴半阳”。“故男不能独生, 女不能独养”。“今天下失道以来,男贱女之,而反贱杀之,令使女子少于男,故使阴气绝,不与天地法相应……灾害多益,使五治不得平。”《妙真经》曰:自然 者道之真也。陶弘景在《养性延命录》中说:欲延年少病者,要做到少欲、少事、少语、少愁、少怒、少恶等。
人 物同源是道教生态论的重要思想。《三茅经》说:川泽丘陵,山河草本,飞潜跃走,蠢动含灵,有情无情,光中复观,种种金莲,莲中道化,太和真一之气。涵盖了 天地与我同根,万物与我同体的道教生态观理念。生命与环境在共同进化过程中和睦共处,生命与环境互惠共生融为一体,生命与万物都具有喜怒哀乐的情感。人与 万物、人与人之间,人自身都应该和乐融洽,相互尊重,不相伤害,才使万物遵循其自然生态,自然运作,达到和谐统一。
葛 洪的《抱朴子内经·微旨》中云:山水草木,井灶洁池,犹皆有业精气,人身体亦有魂魄,况天地万物之至大者,于理当有精神。并指出不要杀伤一切生命,不要妄 伐树木,不要妄摘花草,不要以毒摇投渊池江海中,不要妄凿地毁山川,不要冬天发掘地中蛰藏虫物,不要妄上树捣巢破卵,不要惊吓鸟畜等等,守仁不杀,成为道 教生态观的重要规范。

《道德经》第三十二章云:道常无名。朴虽小,天下莫能臣也。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宾。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将知止。知止可以不殆。譬道之在天下,犹川谷之于江海。

意为:未有天地之前,本来就无名字可言;可是这无名的东西,却是造化万物和养育万物的根源。凡是有名字的,其本体必定会衍化变迁,凡是假借外象的终将要没落消亡。惟有“道”是永恒存在的,因为它本来就无名无相。
“朴”是无名的比喻。木头尚未雕割前就是“朴”。它若割开做成器具,便有了具体的名字。由此反溯可知“朴”字的意思,就是表示未有天地之前与“道”一样的状态。
想起来,“朴”虽渺小,但是天地万物,无不是从它那里生化而来的。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朴”是至尊至贵的。
侯王如果能够守住这浑然之“朴”,就会臻于无为之治。万物自然生化,百姓怡然相助,四海安居乐业。
天地乾坤,一阴一阳。上下感通,氤氲之气自然也就调合了;氤氲之气既然调合,甘露之水未有不降的。
上天降下祥瑞的甘露来滋润万物,这根本不需要地上的人们去指挥它,或是分配它。因为根据自然的法则,没有人为的作用,它在总体上就是均匀状态。
国家还没有安定的时候,不得不拟定一些制度来治理;但是有了制度,达到和平之后,就应该知道随之带来的名分。这样国家政治走上正轨,复归于“道”就可以消除危险和祸患了。
复归于“道”,这就好比天地的运转顺着轨道而行,又恰如河川与溪水流入大海一样,有了归宿。有德的仁君,这样去治理天下,就能为天下人所向往。
《道德经》第三十四章云:大道泛兮,其可左右。万物恃之以生而不辞,功成而不有。衣养万物而不为主,常无欲,可名于小;万物归焉而不为主,可名为大。以其怒不自为大,故能成其大。
意为:“天”与“地”的本源就是“大道”,它像江河一样漫流四方,非常充沛,无所不在。万物依赖它生长。它却从不加干涉。它滋润万物,培养万物,就像父母关心子女一样,成功之后却并不以为是自己的功劳,更不去争功、争名、争利。
它抚育了万物成长,却从不以主宰自居,像这种胸襟是何等的伟大呀!
它永远没有欲望,也从不居功,可以说是非常微小。
万物生化以后,都归向它,而它却不以主宰自居;因为它能虚受广容一切,所以这才是真正的“大”啊!
它总不自以为很大,这才是真正的伟大,而更不断成就了它的伟大。圣人就像这样,具备了宇宙般广阔无比的肚量。
《道德经》第三十五章云:执大象,天下往。往而不害,安平泰。乐于饵,过客止。道之出口,淡乎其无味,视之不足见,听之不足闻,用之不足既。
“大 道”之体是没有形象的,就是因为没有形象,所以天地万物无所不包,无所不容。一个人的心如果能像“大道”之体一样无所不包的话,那么天下众人,没有一个不 归从他的。天下众人都归从他,就是最好不过了。因为这样天下也就太平了。可是等到太平安乐之后,也不可一味贪求享受,因为享受就像作客一般的短暂,是不能 长久的。
伟大的“道”,弥漫在虚空之中。但是,如果表述它,却又淡得几乎没有味道。它是那么难于感知。你想要看它,却没有形象;你想要听它,却没有声音;可是当你心怀大道的时候,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这就是“道”的玄妙。
 

《道德经》第三十七章云: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无名之朴 夫亦将不欲。不欲以静,天下将自定。

意 为:“道”是无为的,但又是无所不为的。它化生天地万物,任其自然生长,从不加以干涉,可说是永远无为的。从宇宙的存在状态来看,金、木、水、火、土之变 迁,四季之变换,没有一样不是道的造化,没有一样不是从它的怀里生长出来。这一切便是“无为之道”产生的“无不为”结果。
假如君王能够恪守这“无为之道”,天下万物便自然生化不止,丰盛富足。但是,这样一来难免会有一些人私欲膨胀,做出种种贪得欺诈的行为。如果君王善于挽救,就应以“无为”的道理去开导和教化私欲过剩者,人民自然归于清静而无争夺,从而天下自然就能够安定了。
《道德经》第四十章云: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意为:天下万物都在生生化化中反复运转,但是无论怎样运转变化,都是源自于“道”的本体;事物的对立面正体现映照出“道”的运动。
可是,它虽然反复地运行,到最后还是要归于柔弱;因此,柔弱就是“道”的作用。
就好像一阵风吧!它虽然很强劲,但是不久还是归于平静。又好比一阵雨吧!虽然下得很大,但过不了多久,最终还是要宁息。
天下万物皆从“有”(太极)之中而生;可是这个“有”(太极),还是从“无”(无极)之中生化而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