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代的茅山道教音乐中,有没有唐、宋时代的音乐保留至今呢?我的回答是肯定的,有。这就是“茅山派”音乐,茅山派道教音乐从箫梁至北宋中期,鼎盛数百年,后归入正一道,仍保持其传统,直到今天,茅山道教的科仪仍保持着“独此一家”的特点,这是值得引起我们注意的。
现以茅山道教《三茅表科仪》中的二首歌曲《卫灵咒》、《三茅诰》为例。
1、淳佑九年六月(1249),《三茅真君加封事典》卷下,茅山道士演唱“卫灵咒”,已有明确的记载,虽然演唱此曲已经是正一道第三十五代天师张可大统领三山符录整十年后的事,但我认为在1249年 茅山道士演唱的《卫灵咒》只能是茅山派所独有的《卫灵咒》,而不可能是其它正一道派《卫灵咒》。这是因为宋、元两代敕封正一天师,一方面是借天师道在民间 的深广影响以收拢人心,一方面在通过正一天师统治江南道教,对流传于民间的各派道教进行统一管理,特别是元代,主要是为其中央集权政治而服务的,正一天师 的统领权限,主要是荐举任免江南诸路道录及宫观提点,奏请新建宫观的赐额,及自出牒度人为道士等,还没有可能,也没有能力深入到科仪和演唱歌曲的改动上 去。
2、南宋江南道教旧有正一、灵宝、清微、神霄、天心、东华等符录道派,其演唱《卫灵咒》亦有多种,科仪书亦多种讲及此曲,其中以林灵素(1239—1302) 所编的《灵宝领教济度金书》的“赞颂应用品”章中论述较为全面,有“五方卫灵咒”、‘三日九朝卫灵咒”、“一日三朝卫灵咒”、“璇玑斋卫灵咒”等。而茅山 的《卫灵咒》“华阳境天”是一首茅山颂歌,上清派历代宗师的赞歌,是独此一家专用的《卫灵咒》。又如“诰”为例,有“玉皇诰”、“吕祖诰”等多种,唯茅山 的《三茅真君诰》仅为茅山一地专用,象这样专为茅山道教科仪专用的道教歌曲,只能产生于茅山派鼎盛期及正一天师统领三山符录之前,而不可能产生于茅山派衰 落期及正一天师统领三山符录即公元1239年之后,由此可见《卫灵咒》“华阳镜天”和《三茅诰》是“茅山派”道教音乐。
3、从《卫灵咒》行腔安排,以及唱词的每一字有较长的拖腔来表达的特点,和北宋时代的道教音乐谱集《玉音法事》曲线谱的特点十分接近,而与时代道教音乐谱集《大明御制玄教乐章》一字一音的尚好,有明显的区别。
4、 茅山道教师承关系历来十分严格,记录十分清楚,代代相传。直至近代,本世纪仍然保持了出家的庙规,出家入茅山的道士,姓名中间一字,按辈份选用“启、先、 觉、钦、敏、澹、指、浩、念……”等字作名字,法师法名辈份,本世纪为“高、宏、鼎、大、罗”。茅山道院对于科仪的传授亦十分严格,诵唱、乐器均由道院道 长教授,这就使“茅山派”音乐能代代相传至今。
综上所述,茅山道教科仪中 的茅山派音乐,就是唐、宋江时代形成的带有茅山地区特点的道教音乐。由于十年动乱,科仪经典被焚毁,对于茅山道教音乐的搜集、整理就显得更为重要。我期望 严肃而认真的搜集工作,能保留更多的“茅山派”音乐,为研究唐、宋时代的道教音乐提供更多的音响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