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道教经典 >

道教经典

时间:2012-05-03

元朝《茅山志》道山册内列有数百种上清派经书,由于年代久远,散佚众多,现在,《正统道藏》和其他书籍中收录有茅山上清派经书情况。茅山最早有记有志是宋仁宗嘉祐中(1060年)前后,句容县知事陈倩修《句曲山总记》;元朝张天雨著《茅山记》。这两种志书,因年代久远,屡次战乱,均皆亡佚。现存的有元代茅山上清派第45代宗师刘大彬撰《茅山志》,还有清朝笪重光重修本《茅山志》,其中元代《茅山志》收入《正统道藏》。

 一、道经

 

(一)《三茅真君加封事典》

此书为宋理宗时张大淳编。此书编于丁卯(1267年),序由张大淳撰,编成此书,“以彰三君之灵异”、“朝圣之尊崇”。本书分上、下两卷,上卷所录告敕、表状、祝文及所赐仪物名单;下卷礼醮科仪、谢表、进碑表。此书收入《正统道藏》洞真部谱录类。(见文物出版社等出版《道藏》收入第3册第88页)

 

(二)《九天三茅司命仙灯仪》

本科仪用于供奉三茅真君。三茅真君“纠仙凡之功过,掌生死之权衡”。茅山宗信徒若按法选择吉日,点照仙灯,虔诚启奏三茅真君,焚香诵经,即可消灾解厄,保命长生。本仪出自元末明初。此仪收入《正统道藏》洞真部威仪类。(《道藏》第3册第406

 

(三)《三茅帝君宝忏》

《三茅帝君宝忏》又称《茅山帝君宝忏》。简称《三茅宝忏》。该经元《茅山志》无记述,推测为元朝以后出现的道书,其与柳守元编撰的《三茅真君法忏》不同。其经卷首题曰“民国第一甲子(1924)孟夏月”,即知此经版本情况。卷首忏序为乾隆二十六年(1761)南林蒋大治作。《三茅宝忏》包括《三茅真君诵义》(八方神咒等)、《九天灵宝金华冲慧度人保命茅真君真经》、《三茅真君宝诰》、《三茅真君垂训文》、《三茅真君圣号》等篇目。《三茅宝忏》卷末附有公元1877年张鹤峰后记,主要叙述他自幼在茅山元符宫隐仙楼出家,受业于师,他经常听师傅说:“经忏中惟《三茅真经》、《三茅宝忏》,乃应化真君得道之源,道教中第一要宗也,须朝夕虔诵。”他还说原经忏早已失传,因自幼熟读《三茅真君宝忏》,凭借记忆抄写数卷,以续道脉。

《九 天灵宝金华冲慧度人保命茅君真经》简称《三茅经》。经中称赞元始天尊的法力,悟道众生要驱除贪、嗔、痴三毒,清静心灵,纯真自然,具备赤子之心,才能心与 道合,与物相通,经中警劝大地众生,作善是福,行恶祸临。“吾巡九天,监临万国,善纪青编,恶纪黑籍。”并劝天下信士,守虚养神,离诸红尘,立志修真。

《祖师九天司命三茅真君灭罪宝忏》简称《三茅忏》。忏文卷首是三茅真君圣号以及句曲山真君、仙官、帝君、道君、真人、神等尊神名号。称句曲山“脉通地肺之天,实上圣之玄居,乃真仙之福地”。次述谨按真科,焚香谢过,伏念求忏悔平生以来过失,奉诵真经,如对圣前,一心忏悔,祈愿三茅真君,随机赴感,罪灭福生。

《三茅真君垂训文》讲述太虚之中一气流行,灵而有性,人物均禀赋了道性。若常心息相依,神气相合,即可与道合一。同时,在修道的过程中,要多立善功。反之,虽明理修真,却有不顺境遇阻碍修真。由此可见,立善功在修道中的重要性。

 

附:

《九天灵宝金华冲慧度人保命茅君真经》

尔 时茅君及诸仙曹,在玉清宫中宝珠之内,得受元始天尊妙旨。是时,山海藏云,林木献瑞,十方诸天,各驾狮象凤鸾,浮空而下。三界四府,神将天兵,百千万亿, 各各仗剑持斧,围绕法轮,幽明朗彻,超度洞玄,梵气旋箕,灵风郁秀。演书丹篆,字各一丈二尺,字吐金光,焰含五色,照满无极世界,光中无碍,一时十方诸 地,善恶男女,川泽丘陵,山河草木,飞潜跃走,蠢动含灵,有情无情,光中复现种种金莲,莲中道化太和真一之气,度接群盲,所有众生,十方烦恼冤障,一切果 报因由,皆令荡除,及诸酆亡魂,所受罪业,尽蒙释放。承斯道光所及,三邪驱逐,八识消灭,淆淆纯纯,妙合无伦。杳杳冥冥,性归虚湛。得此慧力,守魄炼精, 止念涤情。养无相体,入七宝镜。有无相通,物我相同,其往无在,其来无从,妙化太极。天地赋形,二气混合,无为之功,无为气化,气化精灵,精灵神固,神固 形存。阳升阴降,包含太空。阴阳互合,胎孕以生。赤子之心,抱元还真。返虚复静,气驭形神。形动神静,与道相通。谷虚应声,心虚应神,神虚应气,气虚应 精,虚极则明,明极则莹。超乎精神,而无死生。道非有心,有心气更。道非无心,无心邪侵。静默厥中,神无丧倾。希夷忘形,归我之宗。浮沉恍惚,渺漠如云。 一阳变化,充溢氤氲。阴复生阳,阳复生阴,流戊就己,变化无穷。运筹斗柄,万怪潜踪。回光混合,万神仰恭。精从内守,气自外生。以气驭精,可以长生。取二 候奥,合一元功。今之世人,任幻飘蓬,财色种种,恩爱重重。五贼外染,七情内攻。耽荒炽欲,贪恋昌荣。吾因凡念,遂列朝簪,忽然顿悟,弃职修心。窒欲以 静,幸遇元君,授道降魔,炼丹保生,玉符护体,金章服荣,名留仙府,位充真君。十万天兵,侍卫我身。慧光朗朗,冲透幽昏。玉清简, 玉皇侍晨,社令九州,掌执雷霆,岳渎功曹,尽属枢衡。怜诸世苦,夕死朝生,五浊恶染,三涂罪征。不识轮回,随心造营。吾核善恶,法令严明。神有过愆,降秩 天廷。人有罪恶,削夺寿龄,减除衣禄,殃及子孙。若神有功,奏报加升。若人有功,紫府标名,鬼神密佑,所愿咸成。人心合圣,正大光明。仁义溥博,忠君孝 亲。损己利物,济苦怜贫,福资三涂,恩及四生。积功累行,布德修心,必加纪录,申奏超升,职居天府,拔出尘蒙。若人奸佞,忤君逆亲,专行酷暴,不念困穷, 阴谋暗险,玩蔑天民,杀害物命,忍殄生灵,天符抄纪,夺禄诛魂,水火疾疫,灾体殃身,重罚雷府,馘斩分灵,永堕地狱,难出苦沦。人心机巧,神目昭明,阴报 不错,罪遗后昆。世人学道,必正天君。心不暧昧,道自来臻。吾巡九天,监临万国,善纪青编,恶注黑籍。神光朗照,遍满覆载。人有私心,天无曲宥。欲修吾 道,先除障欲。以谄事神,神不降福。普劝人天,晨夕警惕。守虚养静,天亲有德,默受玄微,拔尔火宅。谛听坚修,吾降咫尺,土地城隍,随在护守。信受奉行, 恩及三宥。九天灵宝金华冲慧度人保命茅君真经。终。

 

(四)《三茅宝卷》

此书一名《三茅帝君宝卷》,一名《三茅帝君宣化度世宝卷》。分上、下两卷,未署名,为清朝流传于世的道书。民国时期,茅山九霄宫滕瑞芝在卷首序言说:“此卷字字朴实,苦心点化,乃有益世道之书。”此书原由上海宏大善书局印刷于民国12年(1923年)冬月。下卷收有茅山灵验记与灵验妙方190方,为中草药方剂。该书以三茅真君修道故事为依据,劝人存心修善,孝敬父母,立功积德,修成正果,逍遥快乐。其书特点通俗易懂,容易被一般信众接受。

 

(五)《度人经》

《度 人经》,全称《灵宝无量度人上品妙经》,又称《元始无量度人上品妙经》、《太上洞玄灵宝无量度人上品妙经》。经文卷首说,道言昔于始青天中碧落空歌大浮黎 土,受元始度人无量上品妙,元始天尊当说是经,周回十过,以召十方无量度人天尊。道言,即太上玉晨道君、灵宝天尊所说经法;始青天中,即东北之天;碧落空 歌,火之象;大浮黎土,土之象。经文主旨是说,元始天尊初降清微,示现宝珠呈瑞,内纳诸天大神、上圣高尊、妙行真人,并以玉宸大道付授道君。元始天尊高居 九天,默运宇宙,有十种不可思议的功德,且倡导“仙道贵生,无量度人”的道旨,强调仙道贵生、贵实、贵度。经中说世间“保真者少,迷惑者多”。赞颂《度人 经》上天所宝,秘于玄都紫微上宫,依玄科四万劫一传。若善男信女,斋戒奉真,依戒律告盟十天,然后才能诵阅宝经。从元始天尊说经的法语中,可知其无边的智 慧。元朝陈致虚《太上洞玄灵宝无量度人上品妙经注》认为,此经有道用,有世法,“道用者,依之修行而登仙;世法者,精勤诵念而求福。”又说:“灵宝者,此 玉晨道君受元始玄一之气化生,位尊灵宝之号。无量度人者,元始天尊自浩劫以来,化生诸天,生成万有,世人由之而得度者,算喻莫及。” 《度人经》被后世修道之士奉为万法之宗,群经之首,并列道教经书总集《道藏》卷首。经中还阐述宇宙的生成,并施教度人;举陈消灾、辟邪、镇魔之方,以尽祈 祷济度之用;论保形养神,长生成真之方。

 

(六)《高上玉皇本行集经》

本经简称《玉皇经》、《皇经》。全经分三卷五品,卷上为《清微天宫神通品》,宣示玉皇大帝分身化形,大显神通,为十方演说清静解脱之道,并述元始天尊在清微天宫法会演说玉皇修道证真经过。远 古时期,一个光严妙乐国,国王净德和王后宝月老年无子,诚心祈祷上天,后梦太上道君抱一婴儿与王后,梦醒而有孕,于丙午年正月九日诞生。太子长大后继承王 位,不久舍国到普明香严山中修道,功德圆满,后经过三千劫始证金仙,又经过亿劫,始证玉帝。称“帝身即道身也,非常体也,是无量功德之身,是清静自然之 身,是神明坚固不坏真空无上法身,威灵恢廓,名声周遍,无幽不开,神奇堂堂,难可称焉。”(卷上)卷中为太上光明圆满大神咒品和玉皇功德品。大神咒是玉帝 授于天地始祖五老上帝,分东、南、西、北、中五篇,是元始之妙言,玉皇之真诰。上制天机,中检五灵,下策地。本咒为本经的主要经文。卷下为天真护持品和报应品,阐述奉经者会得到十方帝君及其神将的感应和荫佑,可得三十种玄妙功德,诽谤或不信者会受到种种恶报。

《道藏》还收有张良校正本《高上玉皇本行集经》3卷,内有释义。《高上玉皇本行经髓》是该经的节本。《道藏辑要》箕集收有文昌帝君等注本4种。

 

   (七)《玉皇宥罪赐福宝忏》

本 忏题“雷霆猛吏都督辛汉臣著”为宋代始尊奉的雷神。另外,忏中多次提及的“昊天玉皇大帝”,为宋徽宗赐封玉皇的尊号。此忏为弟子上奏三清三境天尊、昊天玉 皇大帝、圣父圣母、至圣至真等以求平生悔过忏罪,消灾护福。宝忏内有忏文八章,各章格式相似,主要赞颂玉皇大帝功德,表达虔诚心愿,恳请诸帝诸圣,宥罪赐 福。

 

     (八)《黄庭内景经》

 茅山上清派认为,《黄庭经》为茅山上清派第一代宗师魏华存元君传授。《黄庭经》分《黄庭内景经》、《黄庭外景经》及《黄庭中景经》。简称《内景》、《外 景》、《中景》。在两晋南北朝时期,《黄庭经》无内外篇之分,《内景》与《外景》就其思想内容来说,大体一致,只是《外景》较简约。

《黄 庭经》重在存思黄庭,炼养丹田。关于黄庭,梁丘子说:“黄者,中央之色也;庭者,四方之中也。外指事,即天中人中地中;内指人,即脑中心中脾中,故曰黄 庭。”陈撄宁《黄庭经讲义》说:“脐内空处,即黄庭也。”自古以来,道教炼养家十分重视《黄庭经》的玄理,很多修士把《黄庭经》作为学修并进的重要道书, 认为是必修的课程之一。

  

   (九)《黄庭外景经》

 该 经又称《太上黄庭外景经》。李涵虚祖师说:老君常念玉文,尝即内景删繁就简,作为七言,仍然取名黄庭,别名题外景,内外乃前后之称,非指身中内外。以第一 章为例,太上以虚无为本,上下前后之间,其中有一虚无圈子,人能守此呼吸深入丹田,养他家玉池中先天至清之水,以灌我家灵根,灵根固则丹基立矣。其经《道 藏》收有数家注本,清朝李涵虚祖师以丹霞、青霞二元君秘本作注受到好评。

 

(十)《上清大洞真经》

该经为茅山上清派古传之本,此经列上清诸经之首,是上清派最根本的经典,又称《上清大洞真经本十九章经》、《太上无极总真文昌大洞仙经》、《三天龙书》、《九天太真道经》。简称《大洞真经》、《大洞玉经》。传东晋兴宁三年(365年) 魏华存元君和上清派仙真降授茅山宗师杨羲。卷首有茅山上清二十三代宗师观妙先生朱自英序,同时还有茅山上清三十八代宗师蒋宗瑛校勘。朱自英说:此经之作, 乃自玄微十方元始天王所运气撰集。陈景元《上清大洞真经玉诀义序》中说:“南极紫元君降授清虚真人,清虚真人传授南岳魏夫人曰:子自不在山中隐身清斋,虚 中吐纳者,则《大洞真经》不可妄读也。”魏华存元君传此经于杨羲宗师后,杨又传许谧。因出杨羲之手书,故今人所说撰作者可能为杨羲。此经是东晋后期出现的 一部重要的道经,奉此宝经者逐渐形成了道教上清派。此经三十九章,又称《三十九章经》。据称上清三十九帝各著经一章,认为上天之神与体内之神是相沟通的, 精思修持,可以相互感应,以致天真下降,与体相契;此经主张存思诵经,咽津服气,微祝书符,集诸法于一体,由此反映了上清派众术合修的炼养法则和修道途 径。此经收入《正统道藏》洞真部本文类。2003年,华夏出版社出版《中华道藏》收入卷首。

   

   (十一)《真诰》

《真 诰》系晋代扶乩降笔,由杨羲、许谧等书写记录,先由顾欢撰订,后陶弘景重新搜集叙述,并略加注解而成书。《真诰·翼真检》说:“真诰者,真人口授之诰也, 犹如佛经皆言佛说,而顾玄平(顾欢)谓为《真迹》,当言真人之手书迹也,亦可言真人之所行事迹也”(卷19页)。陈国符《道藏源流考》认为,《真诰》卷1 至18,确为晋人撰述,卷19及20为弘景所述,此说有待进一步考证。《真诰》全书分为7篇:运题象第一,甄命授第二,协昌期第三,稽神枢第四,阐幽微第 五,握真辅第六,翼真检第七。经中多述早期上清派天神真人仙妃来往天上人间,阴曹阳界,给道徒传授明道修玄之理,或说理以论道,或赠诗答赋,或指明修炼方 法,并详述上清经传授源流,是早期上清派各种方术的集大成者,对后世道教影响深远。《真诰》的修真方术以存神守真一及胎息为主,即存天神与己神合而为一。 同时,兼服气、服符、诵咒、辟谷、食药、步罡、朝斗、守戒、行善及按摩等。由此,可知茅山上清派早期修炼之道是诸术同修,这有别于其他道派。

   (十二)《登真隐诀》

《登 真隐诀》陶弘景撰。据《华阳隐居传》及《茅山志》卷9《道山册》记述:《登真隐诀》24卷,今本只3卷,大部分已亡佚。刘师培《读道藏记》说,《道藏》里 《上清明堂元真经诀》及《上清三真旨要玉诀》疑皆本书的缺卷,可备查。该道书卷首题《玄洲上卿苏君传诀》,卷中为众真受诀,有云林夫人、紫微夫人、南岳夫 人等。卷下为诵《黄庭经》法及《入静》、《章符》、《请官》三章。此书系杨羲、许谧所书,陶弘景就诸降笔,编撰而成。此书主旨倡导修真之士若要成仙,须得 道家秘诀,习其诀者,当循序而进。守真一之法,佩真符五年,与真一相见等,言人身头有九宫,明堂为九宫之首宫,洞房为二宫,并为三一尊君栖息之所;众真受 诀主要是存思、内视、服气、服符、诵咒及日常养生起居叩齿、咽津、摩面、理发等法;《入静》、《章符》、《请官》3章,传正一真人口诀,即天师道治病、制 鬼之要言,主张为人治病先须入静,再上章请神君官将,驱邪消殃,解除百病。

 

   (十三)《洞玄灵宝真灵位业图》

《真灵位业图》以图谱形式,按天界位次及地上品位,将上清诸神排列为七个阶层,每一层都有一名主神排列于中位,其余尊神分别排列于左位右位,总称玉清三元宫。

  第一层中位:上合虚皇道君,应号元始天尊(原按:右玉清境,元始天尊为主,以下道君,皆得策命学道,号令群真,太微天帝来授事,并不与下界相关白,九宫以上上清,以下高真仙官,皆得朝宴焉。)以上诸神29位。

第二层以上清高圣太上玉晨玄皇大道君为主神的上清诸神10位。排列有魏华存、许穆、许等上清派宗师。

第三层以太极金阙帝君为主神的太极金阙诸神8位。排列有徐来勒、葛玄等灵宝派所尊的仙人。

  第四层以太清太上老君为主的太清境诸神17位。排列有以张道陵为代表的天师道所尊的天师。

  第五层以九宫尚书为主神的天宫仙宫6位。

  第六层以禁朗定录真君中茅君为主神的地上仙真17位。

  第七层以酆都北阴大帝为主神的阴曹诸官88位。

  由此,经陶弘景排列上天至地上天神地次序后,显然成为一个统属明确的真灵谱系。同时,也从中反映了茅山上清派神灵崇拜体系的大致情况,但在三清尊神中,元始天尊居灵宝天尊、道德天尊之上。另《真灵位业图》以图谱形式,列举上清派所奉神灵仙真名号,陶弘景排列了上天至地上天神地次序的真灵谱系,反映了道教信仰众多神灵的大致情况。

    (十四)《养性延命录》

《养性延命录》陶弘景编撰,收集了上自黄帝、神农以来,下及魏晋之际道家养生至理。全书分上、下卷,上卷为《教诫》、《食诫》、《杂诫祈禳》;下卷为《服气疗病》、《导引按摩》等,书中多言修身养性延年益寿之方。上 卷主要讲养生之道,以《神农经》讲“食药”、《道德经》讲“养神”、《庄子·养生篇》讲“养生”等,指出:“神大用则竭,形大劳则毙。”主张养身在动,养 心在静,提倡生活有规律,“饮食有节,起居有度”。以“流水不腐,户枢不蠹”来喻养生的道理,指出清心寡欲,知足常乐,少生烦恼,保持良好心态,即能长生 久视。下卷主要讲保健之道,阐述“服元气于子后,时导引于闲室,摄养无亏,兼饵良药,则百年耆寿,是常分也”。认为服气调理精神,则疾病不生,导引能气 顺,保气能得道,按摩能舒筋活血。通过一系列修炼,达到强身健体、祛除百病、长寿延生的目的。

 (十五)《周氏冥通记》

《四库全书》本作《冥通记》,题梁周子良撰。明朝胡震亨、毛晋合订本署陶弘景撰。本书四卷。卷1有陶弘景呈梁武帝关于此记的由来。文中体例与《真诰》相似,有人认为后人假托周子良撰。书中有周氏传略:周氏即周子良,河南人,寓居丹阳。南齐明帝建武四年(497年)生,年12即为陶弘景弟子,受经箓符图。19岁时忽通真灵,常在梦中或独自与神真相见,并密受冥旨,其于梁武帝天监十五年(516年)去世,年仅20岁。此书主要记述其与神真交往接谈之事,记载神真之告诫及授经箓等事,前3卷记24事,卷4记通灵诸事目录。书中记述有保命府赵丞、茅君兄弟、中岳仙人洪先生、女仙李飞华等数十人。收入《正统道藏》洞真部。文物出版社等出版《道藏》第5册第518页。

 

 (十六)《太上升玄消灾护命妙经颂》

唐司马承祯撰,简称《消灾护命妙经》。颂为五言四句,颂中直指心源,倡导“心源是元始”、“真性号神王”。强调真性即是天性,人人自有,不须外求,清静六根,即可达到忘形恍惚,进入人我两忘的境界——神鬼不能窥。收入《正统道藏》洞真部赞颂类。

 

 (十七)《道德经》

 《道德经》为道家和道教重要经典。道教尊称《道德真经》。道德经》的作者是先秦道家学派的创始人老子。据《史记》记载,老子为春秋时期周守藏的史官。河上公《老子章句》将其分为81章,前37章为《道经》,后44章为《德经》。道教推崇河上公《老子章句》。

《道 德经》是道家和道教重要的典籍,尤其东汉道教创立后更是道教信士修持的法宝,几千年来在中国传统文化和道教文化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道德经》不仅是中国千 百年来的优秀文化遗产,而且也是世界性的文化遗产。《道德经》是道教教义和修持的行为准则,其经主旨是在论道,认为道是宇宙的本源和万事万物的根本,是一 切行为的准则。德是道所赋予的自然属性,同时又是道的具体体现,强调尊道贵德,主张既要修道又要积德,即道德并行。祖天师张道陵开创的正一道和王重阳祖师 开创的全真道,均提倡信徒要读诵 《道德经》。《正统道藏》收有数十种《道德经》注本。

 

     (十八)《阴符经》

    《阴符经》旧题黄帝撰。《道藏》洞真部本文类收有20种《阴符经》经注,其中题《黄帝阴符经三皇玉诀》最为精妙。其经为道教最重要的经书之一,是后世修道之士日常诵习的经书之一。《阴符经》全文300字, 分三篇或三章。上篇言神仙抱一之道,中篇言富国安民之法,下篇言强兵战胜之术。三篇又分别简称演道章、演法章与演术章。道教认为,《阴符经》的宗旨是在论 说宇宙的生成和修炼养生的法则。即如何使人掌握长生久视的奥秘。《黄帝阴符经集解》说:“阴者,性之宗;符者,命之本,此阴符之宗。内以修身,外治家国, 包罗天地,总御群方,古今得道仙真,皆因此义,以至于无为矣。” 曾为此经作注的修道之士有宋朝王道渊、任照一,元朝刘处玄真人等。今天,道教界仍然很重视《阴符经》,认为它是仅次于《道德经》的一部重要的道经。

    (十九)《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

 《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简称《清静经》。据道经记载是东华帝君所授。现传《清静经》注本有杜光庭、王道渊等多种注本。《云笈七签》卷17收 录《清静经》题曰《老君清静心经》。注本中,推崇水精子增注的混然纂图本。混然子即王阶,一字道渊,善于教化世人归真,为著名高道,其注《太上老君说常清 静纂图注解》,收入《正统道藏》洞神部玉诀类。全真道兴起后,修真之士极为重视《清静经》,如金代侯善渊真人、元代李道纯真人等均为真经作注,弘扬道法清 静之旨。道教清修之士,以此宝经作为早晚必诵的功课之一,被收入《玄门日诵早晚功课经》里。所以,《清静经》能十分广泛地在道教界和社会上流传和诵念。此 经旨意是在阐发大道运化和清静之妙,认为“人能常清静,天地悉皆归”。若人效法天道,清静身心,排除杂念,不生妄心,守静内观,自能与道相合。同时,经中 强调清静为入道之门,坚持修真,在大道慈爱的感召下,“为化众生,名为得道”。归善向道,出离生死,即是该经的主旨。

 

(二十)《抱朴子》

葛 洪著。其书对战国以来的神仙思想作了系统而全面的总结,是集诸方术之大成者,在中国道教史上曾产生过重大影响。《抱朴子》内篇讲“神仙方药,鬼怪变化,养 生延年,禳邪却祸”;外篇讲“人间得失,世事臧否”。他提出道的本体曰“玄”,视玄为自然之始祖,玄和道一样,是天地万物产生的最初根源。其书将早期道教 思想系统化,并与儒家思想相结合,认为修道要以忠孝仁信为本。同时,强调要广修功德,大积善功。积善立功,慈心于物,成为求长生,证大道的必由之路。否 则,不能长生。书中神仙可学、长生可致的理论,至今对道门中人坚定道心,淡泊名利,具足正信,仍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其思想本是以神仙修炼为内,儒术应世为外。该书继承和发展了东汉以来的炼丹法术,对以后道教炼丹术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它对研究中国炼丹史以及古代化学提供了宝贵的史料。

 

 (二十一)《关圣帝君桃园明圣经》

 关 圣帝君,简称关帝,是道教崇奉的重要护法天神。《三国志》载:关羽,字云长,东汉末人,仪表威武,武艺超群,与刘备、张飞桃园义结三兄弟。关圣帝君是集忠 孝节义于一身的典型代表,从宋代起就受到历朝帝王的尊崇,宋哲宗封为“显灵王”,明至清都列入国家祀典。传世道经还有《觉世经》等。关帝精忠大义,护国佑 民,既是武神,又是财神,司命禄,佑科举,治病除灾,驱邪辟恶,深得各界人士的信奉。万历三十三年(1605)封为三界伏魔大帝忠义神威远震天尊。该书收入1992年巴蜀书社出版《藏外道书》第4册内。

 

(二十二)《关圣帝君觉世经》

 《觉世经》全称《关圣帝君觉世经》又称《关圣帝君觉世宝训》。此经在道教界和社会上流传广泛,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