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文学艺术 >

茅山道教文学略识 何春生

时间:2012-05-03

道 教对中国古代文学的影响是深远的,道教的最高信仰是道,以追求长生不死,得道成仙为终极目标,这种神仙思想通过各种形式反映在文学领域中,与文学结下了不 解之缘,是文学作品中的重要题材之一,魏晋南北朝以来,以道教神仙思想为题材的道教文学作品充满在诗词歌赋、戏曲、小说等各种文学之中。茅山是道教上清派 的发祥地,上清派自创立以来一直为中国道教的主流,各种体裁的道教文学作品层出不穷。本文拟从两方面对茅山道教文学作一简述:一是道教人物的文学作品,二 是道教经籍中的文学作品。

一、上清派道教人物及其作品

   魏华存(252--334)晋代女道士。字贤安。任城(今山东济宁市境)人。司徒魏舒之女。被尊奉为道教上清派第一代宗师,世称“南岳夫人”《道藏辑要》氐集收有《元始大洞玉经》三卷、《元始大洞玉经疏要十二义》一卷、《大洞玉经坛仪》一卷、《总论》一卷,均题为魏华存疏义。魏夫人定本的《黄庭内景经》简称《黄庭经》,是早期道教重要的经典之一。它是七言诗的形式描述人体脏腑功能,以三丹田与黄庭宫为枢纽,存思黄庭,炼养丹田,积精累气,以求长生。东晋成帝成和九年(公元334年)撰写了《黄庭外景经》三卷之后而去世。

杨羲 (330—386)东晋时吴人,后居句容(今属江苏),字羲和。少好学,工书画,自幼有通灵之鉴。及长,性渊懿沈厚。与许迈许谧交往甚密。许谧荐之相王(即晋简文帝),用为公府舍人。简文帝登位后,不复出。永和五年(349)受授《中黄制虎豹符》;六年(350)又从魏夫人长子刘璞受《灵宝五符经》;兴宁二年(364)受《上清真经》,并托神仙口授,制作大量道经秘笈。宋宣和年间敕封为“洞灵显化至德真人”。

陶弘景(456年~536),字通明,号华阳隐居,丹阳秣陵(先江苏南京)人。号华阳隐居,有《陶隐居集》,中国南朝齐、梁时期的道教思想家、医药家、炼丹家、文学家,卒谥贞白先生。南朝南齐南梁时期的道教茅山上清派第九代宗师。陶弘景传世诗歌共124首,分别是陶集7首(含残诗一句)、《华阳颂》15首、《真诰》和《周氏冥通记》中托名仙真降授诗102首等。它们虽有游仙、玄言、教义教理、修道体验等内容,陶弘景今存有目可考的日志有三部:《真诰》、《周氏冥通记》和《梦记》。《真诰》被称为“早期上清派各类资料之综集”,共20卷,以日记形式记录东晋杨羲、许谧、许翙在晚间或梦中与神仙交通的细节。《周氏冥通记》共4卷, 说是他在弟子周子良服毒自杀后,“试自往燕口山洞寻看”时偶获,且言称初稿是周子良死前一年多内断续的日志,呈散乱状,后由他按时间编排注释成书,内容系 周子良与神仙通梦实录。三书均以纯日志形式记录梦幻通神之事,有人物,有情节,自成一体。查中国文学史上纯以“梦幻日志”存录宗教体验、演绎宗教故事者, 陶弘景当属首例。除《梦记》无法考实之外,其它两书均有以下特征:尺牍即信札,它有繁琐的别称:书、奏、章、表、疏、议、奏笺、启等。陶弘景存世的尺牍中 有6篇是以启和表的体式呈给齐高帝或梁武帝的,其余7篇是写给家人、朋友、佛徒的。无论是何种体式,都渗透着独特的仙韵灵趣。

陆修静(406477), 字元德,号简寂。上清派第七代宗师。为早期《道藏》的编辑者,也是南朝道教斋戒与仪范的制立者。 陆修静一生著作甚丰,有关斋戒仪范者尤多。刘大彬《茅山 志》谓其“著斋戒仪范百余卷”,今《正统道藏》存有《太上洞玄灵宝众简文》《洞玄灵宝五感文》《陆先生道门科略》《太上洞玄灵宝授度仪》《洞玄灵宝斋说光 烛戒罚灯祝愿仪》各一卷。另有《灵宝经目序》《古法宿启建斋仪》《道德经杂说》《三洞经书目录》《陆先生答问道义》《陆先生黄顺之问答》,均佚。《灵宝道 士自修盟真斋立成仪》《三元斋仪》、《然灯礼祝威仪《金箓斋仪》《玉箓斋仪》《九幽斋仪》《解考斋仪》《涂炭斋仪》等也已亡佚,某些内容散见于《无上黄箓 大斋成立仪》中。《通志·诸子类·道家略》中著录有《服御五芽道引元精经》《升元步虚章》《灵宝步虚词》《步虚洞章》等。在唐法琳《辩正论》中,尚见其著 有《必然论》《荣隐论》《遂通论》《归根论》《明法论》《自然因缘论》《五符论》《三门论》等,《破邪论》中又见其著有《对沙门记》。

   司马承祯(647735) 字子徽,法号道隐,又号白云子,唐河内温县(今河南温县)人。道教上清派第十二代宗师。文学修养很深,与陈子昂卢藏用宋之问王适毕构李白孟浩然王维贺知章为 “仙宗十友”。 司马承祯的主要著作有:《坐忘论》一卷 《天隐子》八篇 《修真秘旨》十二篇 《修身养气诀》一卷 《服气精义论》一卷 《修真精义杂论》一卷 《修真秘旨事目历》一卷 《上清天地宫府图经》二卷《上清含象剑鉴图》一卷 《灵宝五岳名山朝仪经》一卷 《采服松叶等法》一卷 《登真系》 《茅山贞白先生碑阴记》 《素琴传》一卷 《上清侍帝晨桐柏真人真图赞》一卷《太上升玄经注》、《太上升玄消灾护命妙经颂》一卷 最能反映司马承祯道教思想的代表作为《坐忘论》和《天隐子》以及《服气精义论》等。

张雨(12831350),元代诗文家,道士。号句曲外史,道名嗣真,道号贞居子,曾从虞集受学,博学多闻,善谈名理。诗文、诗文、书法、绘画,清新流丽,有晋、唐遗意。年二十弃家为道士,居茅山,尝从开元宫王真人入京,欲官之,不就。张雨现存词50余首,多是唱和赠答之作。其中一些祝寿之词,多为他的方外师友而作。张 雨还有一些描写他半是道士、半为儒生、半隐半俗的生活情景,以及“难留锦瑟华年”一类的闲情和清愁的词,表现了金元间新道教道士的特点。张雨也写诗,有的 作品颇有感慨,如《避暑图》:“雪藕冰盘斫□厨,波光□影带风蒲,苍生病渴无人问,赤日黄埃尽畏途。”写出了社会的不平,百姓的痛苦。

二、上清经籍中的文学作品

茅山道教上清派的经籍繁多,《上清大洞真经》是上清经系的首经,该经卷一《大洞灭魔神慧玉清隐书》收录有诗词歌赋94句,《真诰》是陶弘景所著上清派的代表经典,其中有词诗歌赋,十一种一百零一首。《道藏》洞真部所辑录的上清经赞颂类《三洞赞颂灵章》三卷,共收有诗词歌赋98篇, 《上清诸真章颂》一卷,共有五种体裁的诗词歌颂三十六首。《洞玄灵宝玉京山步虚经》收录了《太上智慧篇经赞》以及其它上清派人物的诗词歌赋共计十九首,据 不完全统计,魏晋南北朝时期上清派所创作的诗词歌赋有三百八十篇之多。三茅经是茅山道教上清派颂扬三茅真君的赞歌,通篇一万多字,全部用骈文写成,是茅山 道士早晚功课的必诵之经。三茅诰、三茅垂训文是三茅圣君对修道之士的告示,训戒之文,此二经通篇也是用骈文写成。茅山道教斋醮科仪中的游仙诗、青词、步虚 词以及赞颂类的散文等,比比皆是。

综 上所述,无论是诗词歌赋抑或是小说戏剧等文学形式,茅山道教上清派的高道大德在长期的修炼实证中,把道教的神仙思想、道教义理、修炼方法、斋醮科仪等一系 列道教活动通过文学不同体裁的形式表现出来,并充满于道教的经典和著作中,反映了道教在文学史上闪光的一面,也为文学体裁的多样化注入了新的光彩。道教文 学作为文学体裁的一种,也许还不能为人们所认同,但在道教汗牛充栋的典籍中,无处不有其文学的身影,这是不容忽视的,茅山道教文学只是其冰山一角。(作者 单位:茅山道教文化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