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道教养生 >

茅山全真派初级养生修炼

时间:2012-05-25

茅山全真派因历史变迁,大多数修炼法已相继失传,本功法为潘一德道长根据道书及自悟道妙而写下的初级修炼法,分为筑基原理与筑基功法,此文曾多次以《道教初级修炼养生法》被《养生大世界》、《三秦道教》等杂志转载。
明 清以后,全真道传入茅山地区,全真道以修内丹为其毕生奉道主旨。在正一派之前,方术家就开始炼丹。这里所叙述的是内丹,即以自身为炉鼎,以精气为药物,以 精气神三宝凝结为丹。丹成道备者,能够度己度人,高出一般俗人,变化无方,即有化身。三茅祖师当年修道成仙后,或化鹤于三茅峰,或显圣迹默佑群生。修炼内 丹功,要断名利关,要经得起这些关口的考验,大茅真君的两位弟弟弃官职来茅山隐居修炼即是明证。仙道光明,呼吸的是上天生出来的清气,借天气的清明之气, 以修我丹田之浊。内丹功非常重视人自身精气神三者的修炼,并称为三宝。精,先天叫元精,至清至静。后天精是浊精,由欲念产生。有动乎心,必摇其精。上德无 为入性功。入性功就是炼精,补亏损。先天元精,无欲念而生,无形无象。后天精是有欲念而生,男子16岁有精,女子14岁有精,是有形有象。丹功是在虚之极,静之笃之时所产生的元精来采药归炉而炼丹的。气,有先天和后天之分。先天气不用肺呼吸。后天气,用肺呼吸。先天气,道教特用字表示,意为浑然一体,《悟真篇》曰:恍惚之中未有象,杳冥之内寻真精,自无自此互相入,未见如何想得成。即喻先天精气始发境象。神,藏于心。神指性,指大脑的思维活动。后天神,是识神。神好清,先天元神喜宁静。两目是神的窗户,神全两眼有光,光射夺人。有人认为,修炼至先天元神归于泥丸就是《玉皇心印经》一纪飞升之意,在道教有人说指12年。另沐浴指心神,换气稍停,位置在心下肾上,其作用是暗合天机。全真内丹功法有以下四方面的修持:
 一是筑基。即守中,先排除杂念,微闭眼耳口鼻四门,制止恶念,并喜怒哀乐欲念,再调息凝神,意存丹田。男士下手意守下丹田,女士下手意守中丹田。一种说法脐下丹田者,仰而取之。筑基以静坐为主,若神志昏乱,杂念纷纭之际,采用集神法,即叩齿7次或14次,这种方法也适用于临坐功时用。一些修养多年的长者也提倡此法。静坐当中要不荡不滞,勿忘勿助。
 二是百日关(炼精化气)。修持功至精气神三全时,恢复到16岁以前。此时气满,尾闾夹脊玉枕三关开通。正子时元气生时,即行练养之法,可以形成““天人合发之 机。在丹法中,把精气神结合一起叫药。活子时,不在子时,是阳气生之前。炼精化气,一阳来复时,采用四字诀,即舐吸摄闭,用武火逆呼吸,后升前降归于炉。 崔真人《入药镜》曰:归根窍,复命关,入尾闾,贯泥丸。归根窍,指虚危穴。这里特别强调炼精化气要有明师传授。采药当中必须是水源 至清,心不散乱。气未通时,不能用武火,因功急。用文火,静坐调息,回光内视或内观。炼精化气后期出现阳光三现,要准备入关:一掌握全部功法叫得法;二有 生活保障叫得财;三有同心道友盟誓护道叫得侣;四选择清静幽雅环境炼功叫得地。这也就是炼养家常说的入关要具备以上四种条件。简称:法财侣地。功夫练至入 关境地,最怕恐惧惊心。若精气化尽,无活子时,称马阴藏相。阳光三现,是七日结丹之际,修士要高度集中,切实防止虚幻假相出现。
 三是十月关(炼气化神)。经过炼精化气,精气变成先天。功夫炼至此,内药自生,神气合一。有经验的炼养家说:此时全身四肢元气全归于一处。这时,即行十月关功夫,呼吸全是胎息,不向外出气。十月关有得大药境象,身体震动,耳闻风,天花飞,白雪飘等,并有六通之验:天眼通、天耳通、宿命通、无漏通、他境通、他心通。
十月关后,为炼神还虚阶段,功夫至此,进入无人无我,妙存真灵,合微契虚的最高境界。关于内丹功,道教界向来秘而不宣,皆师徒口口相传,不记文字。文字所记载者,只是一个过程。《悟真篇》作者张伯端(紫阳真人),三传匪人,三遭天遣。故欲获内丹真诀,须德、时、缘者俱全,而得遇明师传授。下面简述全真初级(筑基)修炼养生法,其余炼精化气、炼气化神属于口传心授之法,本志不再详述。
 
 
(一)筑基原理
 
道 教在中国已有几千年的历史,它在修真养生方面保存了大量的文献资料及一整套的功理功法。其功理祖经为《道德经》、《阴符经》。功法名著为《参同契》、《悟 真篇》等。这些经典,不经师指,秘要终不能知,道教的修炼,尤其是功法,历代是师徒口传心授,传授功法时要举行盟誓科仪,即宜人宜时相授。
道教提倡修真养生,主张重诀不重文,务实而不务虚。正所谓妙在明师一句传。有诗道高谈阔论非至道,片言暗点是良师。这正是修真精义的写照,道教修炼遵循着一条谁也不能违背的原则,即在修持过程中,自始至终以道法自然为座右铭。自然之道静,天地万物生。自然,即在修持中不妄为,炼功时合乎自然,既不急于求功,又不懈怠,按众所周知的名词表述就是无为。
在全真养生修炼中《邱祖语录》(见《藏外道书·邱祖全书》第11册)反映了全真修道的要旨。长春遗录一篇,所说皆无上妙道,大约令人不历阶级,直下见性,不但绝无从此龙虎、铅汞诸家丹经伎俩,亦绝近来葛藤公案诸家语录习气,确是我祖最后微言,不可思议者也。本语录原在师徒之间传授,先是龙门嫡嗣张碧虚得其师传,后亲授云阳,云阳得此篇后,默默行持,不轻示众,后机缘成熟,传与贤者,公布与世。利根上智,从此不历阶级,直下见性。即该语录的来历。邱祖,讳处机,道号长春真人,登州栖霞(今山东)人,金末元初著名高道,全真道北七真之一19岁出家,立志修真,拜全真祖师王重阳为师,先后在陕西陇县龙门洞及宝鸡磻溪洞穴,苦修道成。应元太祖召请,行程万里到西域大雪山。元太祖问如何治理天下,告以敬天爱民为本;问长生久视之道,告以清心寡欲为要。备受太祖礼荣,尊称神仙。元世祖至元六年(1269年)诏赠长春全德主教真人,元武宗至大三年(1310),又封为长春全德化明应真君
《邱祖语录》是长春真人当年住北京白云观的论道录。祖师认为,道涵天地,神统百形。生灭者,形也;无生灭者,神也,性也。有形皆坏,天地亦属幻躯,元会尽而示终,只有一点阳光超乎劫数之外,在人身中为性海,即元神也。并说心能造形,心能留形,法中又爱住世者,动经于百劫,心为之也。若心根伤坏,转眼便为冥途矣。故有性存而心先死者,六道是也。有形亡而心存者,古来三教圣贤是也。这里论述了形神、生灭的关系,大道天地,小到个体生命,均有成坏的演变,只有修道者才能保存一点性光与宇宙同在,不在生灭之中。
一般世人,或者修道者,往往在家祈祷神灵,或是不远千万里朝拜名山,祈求神灵护佑,而在邱祖看来这是舍本求末,他提倡向自己本命元神发大愿,今世祈长生者,不向本命元神自发大愿,乃从仙佛乞灵,是舍本求末矣,究竟于我何与哉!此种高论,在历代道书中很少看到,这是全道真道内心修持的最高境界和内外纯真如一的展示。
在 道教发展史上,养生修真方面形成了南北二宗。以宋朝张紫阳《悟真篇》为代表的南派称为南宗,以王重阳开创全真道传道于北方的称为北宗。在邱祖看来,北宗不 是不言长生,无上大道,并非区区延年小术。同时,他又认为,大道至简至易,极其平常,不作奇特想,只要心真,何事不办。他举例说,当年侍重阳祖师三十载, 未听到一言有关学道的教诲,若起嗔心,久为下类。邱祖成道后,名震四方,元世祖赐封大宗师,既是在这样的环境中,他对待任何人都是一视同仁,一律平等。用邱祖的话说此岂有所作为乎,不过性海中一点浮沤耳!生平不受人一拜,拜必回答提问。邱祖在修道中也常遇到魔难,他说:归山炼性养性,三遭魔难而不动,没于洪水而不知,虎卧于旁而不畏,初心真切,久之心空,心空性见,而大事完矣。性指本来面目,亦即当初天地初期的元始状态。
道法不尚神圣通,有道即有法,法在道中,灵验无比。当年邱祖在山中修道,京城皇宫有妖物,百法不灵,法师束手,请问于祖师,祖师在山中微作念,彼物已摄入道光法境中。初不用雷神将帅,符图印诀,邪不朦正理也,吾存其理也。大道包含一切妙理,道高法灵,若不修道而专务法术者,其法不会十分灵验。
命功有为,性学无为。邱祖说三分命功,七分性学,以后只称性学,不得称功。命方称功,有为之事也。功者,工也,有阶有级,性何功哉?佛祖也只完得性学而已。倡导学人宜发无上之心,即成无上之身,祖师在《西游记》首言七窍全者,均可成真。学道与世法相反,即世法用实,大道用虚心虚理明,心凝神现而见性。
邱祖认为,世上众生千方百计为生存而养身,利用种种方法以昧心,心昧即性迷,若性迷,即死后神没六道轮回,回想起来,人身在世不过几十年,而自身元神化入迷途,动经千劫。一息之悟,即为一年。若悟一日,已为三万六千期矣,其它可类推。若真能见性,即垂死一刻,亦能破百千万劫幽暗,况五官清明,四肢强健时乎!学道者必须止念,念止则心定,心定而慧光生,教诲道徒还须自涵于不睹不闻、无声无臭之中,常使真心处于虚无真境。语录中告诫道众:人身一念一动为一劫,内外相合,迷昧刹那万劫,悟则万劫刹那,心上本无岁月。
造恶之人无光,修道之人光普。邱祖说:造恶之人并无光彩,止有恶气厉气,眼光一落,全体皆阴,堕入丰都矣。学道的人机在目,他运用参同契:太阳流珠,常与去人人人有内光,迷而失之,七情六欲牵扯,妄想惊恐,元神不能得到静养,若大彻大悟,革除无始以来习气,寻取最初种子,光灿园陀,就是在培埴道基,祖师叹息知者鲜也
《邱祖语录》在谈到时,曾有精辟的论断。当有人问有什么不同?祖师回答:十分知识及处,即是悟境。知为下手,悟不究竟。接着有人问:假若放下万缘,一念不动,是否觉悟?祖师回答:此为体,还有用在。这里指外表,表面看起来放下万缘,但关键还要看体内是否神气合一,心灵一点,无为真静,与道合一。
学道修真能回光,即能了生死。回光就是两目观照体内心田,邱祖赞誊此光超日月,透三界,若无此光,天地亦顽冥,万物何处发生,此光即元始威音,芸芸众生轮回,是因此光顺出,常作种种妄想,沉入苦海。今一句说破,人自两目外,皆死物也,一目中元精、元气、元神皆在,可不重欤?眼光落地,万古长夜,人在胎中,先生两目,其死也,先化两目。当有人问回光与金丹工夫是一是二?祖师回答:回光不止金丹,即宗门真诀也,摩顶者此也,受记者此也,椤严二十四位圆通,原有谛观鼻端,心空漏尽,出入息化为光明,证菩萨果,吾宗皆是此法。祖师将回光提到了生死,炼金丹的境界,同时又与佛家的摩顶、受记相提并论,可见回光在修道中的重要性。邱祖告诉道徒,每日应回光最少三个时辰,假若有俗尘,每日只能一时回光也妙,真正一时,已夺天地万年之数,一日奔驰光散,即造丰都千劫幽暗之苦。并说冥界无甲子,动以千万劫计,算数所不能及。这里一时已夺万年之数,是虚数,表明修道的人若达到虚极静笃时,才能体会并感悟道的真谛!
怎样修道?邱祖说:我宗惟贵见性,其中水火配合是次要的,主要以息心凝神为初基,以性明见空为实地,以忘识化障为作用,回视龙虎、铅汞,皆法相而不可拘执,不如此,便为外道,非吾徒也。见性一词,在道书《三乘集要》中直接写成了见金。直从念头上见真效,守住一心,虚之又虚,惟一灵明存,静极而动,炼阴返阳。
在修道与世俗问题上,邱祖教诲道徒说:若要学我宗,名利二字需要看淡,真心学道,宰相之位可辞。仙鬼殊途,光阴如电,一弹指,而白发星星啊!邱祖指示道众:修道必须积行累功,若不苦志,难以超凡入圣。刹那悟道,须凭长劫炼魔,欲悟一心,必假圆修万行,今世之悟道,皆宿世之有功也。人不知夙世之因,只见年深苦志,不能成功,以为尘劳虚设,即生退怠,甚可惜也,殊不知行住坐卧,心存于道,虽然心地未开,时刻之间,皆有积累,功之未足,道之不入。对于修道积功,祖师举例说:如人有大宝明珠,价值百万,自己要买的话,钱数未足,须日夜经营,勤求俭用,积聚钱物,且得使用。积功累行亦是如此,虽未得道,善根深重,圣贤提挈,除尽私欲妄想,方寸清静,圣贤向汝心上较斟,自有真师来度。心为万法之主,又为道法之宗,心灵是通向大道唯一不二法门,
此外,在修道炼睡一事上,邱祖曾说:我下七年苦志,比他人七世工夫也。邱 祖在龙门修道七年,七年未尚解衣就寝,初炼睡魔才昏,出入行动,来来去去,开始时出入三四十次,后来习至每晚出入七八次,真性常明,不曾昏迷。一日十二时 中,初八个时辰不教昏,后至九个、十个时辰须当不过,不敢放令自在,后七八日全不合眼,只吃二三分饭,虽炼睡亦炼心,若不炼心不济事。马师父云稍令自在神丹漏,略放纵容玉性枯’”。邱祖当年修道的精神,今道门中后学可以借鉴,法无定法,适合自己修持的方法和原则就是最好的。
道 教认为,养生修炼时必须安神固形,性命双修。养生学中,性是指人本来面目,一身之主宰,又称为元神。性学还指品德方面,作为修持者来说,必须具备胸襟开 阔,少私寡欲。同时,应多做有益于社会的功德事业,诸恶莫作,众善奉行。真慈真慧,方便众生,由此,内心易趋于清静,也有利于修持;命功炼形,是指修持时 的具体方法。可以说,性学是筑基养生修持的基础,命功则赖以性学而得以验证筑基的功效。 
道 家养生学,实际上就是一门身心性命的学问,作为一名真正要实践道家养生术的人,首先要明晓道的真义,人与道的关系,深悟与道合一的妙旨,从而达到坐忘致道 目的。实践道家养生术的过程,是一个明道乐善,出迷悟真,认识真我,忘却小我的实践过程。道家养生学认为,道是宇宙的本源,是万事万物的根本。道在养生学 中可以理解为大自然的元气。道是一大天地,人是一小天地,并且有人是道的化身的说法。天地阴阳二气相互转换,形成年复一年,亘古长在,天长地久,人能效法 天道,虚静无为,少思寡欲,即可与道合一。现在,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在满足物质生活的同时,在精神领域也有多方需求,弘扬道家古代传统养生术, 增强道众身体质,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全 真道养生法,乃修真养生,健体强身之正法。养生一词,最早见于《庄子》内篇。养生学是以健身防病、延年益寿为其宗旨。临床事实证明,养生对常见的神经衰 弱、近视眼、咽喉炎、面部神经病、胃病、支气管炎、冠心病、肺结核、肝炎等都有一定的疗效。当人处于养生功态时,全身放松,自身阴阳二气得以相互调节,通 过炼阴返阳,培养真气,使自身元气更盛,提高免疫功能。养生还能激发人体潜能和益智,养生者功夫达到一定阶段,可以自发地具有某种功能。此外,养生不但可 以健身,而且还可以培养人的情操,使人心胸坦荡,浩然之气常在。同时,养生还对提高记忆力、观察力、判断力,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全真道初级筑基法(以下简称筑基)是道教修真养生最基本的养生法之一。道教修炼分为四个步骤:一筑基,二炼精化炁,三炼气化神,四炼神还虚。筑基一关,最为重要。
筑基的目的,是通过凝神固精养气,以达到恢复机体功能。道教认为,男子16岁,女子14岁以后,随年龄的增长,每一个人不免有七情六欲的诱惑,使得自身体内有不同程度的亏损,而筑基功正是弥补这一亏损的良法,经常坚持修炼,能调动青春活力,强体健身。
筑基,又称百日关,不过是个比喻词罢了。据道经记载及练功者验证:大抵因年龄性别体质根性及悟性不一,所修功法进展差异甚大,其主要原因,看修持者功勤与否,得法不得法耳。
 
(二)筑基功法
 
修炼时,一般为单盘腿式或自然盘腿式。然后,双手掐道教修真传统子午诀,叩齿至9 次后,牙齿相合,舌抵上腭,两目微闭。入静时,先凝神于窍中窍,此处名神室,又名中黄,即两目齐平处中间,然后,一心内观,意守丹田。子午诀:即左手大指掐左手中指尖,右手大指掐左手无名指根处即是。筑基下手法,男性一般是守下丹田,而女性是守中丹田,作为女性养生者可详阅《大成捷要》内《坤元经》。
为加快入静,可另采用此法:盘腿后除照以上要求外,同时意守丹田并武火呼吸至9次。这样,不调息而息自调,自然神气相交,心自归静,待口内津液丰盛时,稍用真意送入中丹田。入静后,一点真意,默注丹田,绵绵不绝,若存若亡,勿忘勿助,微存真息,入于虚静。此时,身心即与大道冥合,妙景妙道,非真实修炼者所能体悟。
习 练一月以后,其丹田神气混融,并有热感,练功一段时期后,可觉丹田气流涌向尾闾,时而丹田有自发的跳动感,或身体某部位也有跳动感,这属于正常现象,勿理 睬,更要继续练功,直至尾闾处气流又自冲夹脊以至玉枕,若觉气流冲至玉枕关时,还得加紧修持,气流若不能自冲此关,或停留在此处,常伴有头脑发胀、面部发 热等不舒之感,故工夫至此,须勤加修持,气足之时,自然冲过玉枕关,玉枕关通后,修士役使真意从明堂引气入丹田,又复归于虚静。
玉 枕关通后,平时常要回光返照,以保持真通。这时,始觉气血周流,真气融身,精神格外舒畅,常觉腹内有声。行功之人,如渴饮水,冷暖自知。通关之后,达到精 全气足神旺。筑基后期,行功之时,常有活子时之兆,又称一阳来复,这意味着要进入第二步炼精化炁时期。筑基后期,这种信号尤为明显。修持者在筑基圆满的基 础上更进一步访师求诀,求得第二步炼精化炁口诀,参悟自修,则能取得进一步的功效。
筑基后期,行住坐卧,举止皆要安详,常合于道。尤其是夜间要特别注意,若白日过度疲劳,以致夜晚昏睡,其功准有走失(又称漏炉),因昏睡之时,神不守舍,恐思虑之神扰乱元神,而导致神气不交。若元神守舍,神气相抱,则元精可固,筑基可保。总之,只要白天以理制情,不动肝火,常清常静,则功夫定无走失。    如何防止走失现象,道教先贤早有指示,临睡之前,一念不起,万念俱静,东首曲肱而卧,叩齿侧身,神气归中,趋于虚无境界,一夜舒畅,迎来晨光。
道 教修炼最讲一个静字,静字贯穿修炼之始终。筑基炼己讲静,炼精化炁讲静,炼气化神讲静。道教认为,人不能妙合大道的原因,是因人有妄心,昼夜随起随灭,而 入静为修炼之起点,其目的是炼妄心返正心,以至与道合真。如《元始天尊说升天得道真经》古今常存,总持静念。即道教修炼主静第一。修炼中先要身静,身静才 能心静。身心两静,才容易入静。
入 静后的功态与验证:初步静坐,能达到悟心常明,一念即起时,以慧心除之,只觉周身惟一心灵而已,才算入静。反之,静坐后,一念即起,一念又来,而不能以正 念慧心除之者,便不算入静。入静后,呼吸均匀,周身舒畅,口内常有甘津,即是佳效。入静后的时间,随各人功力所定,或长或短,但初步静坐应以一小时为度, 若时间太短,恐难见效。
总之,入静后,首要牢拴意马,真清真静。此外,选择环境幽雅的地方练功,也易于入静。俞琰说:入静室也,其中不著他物,唯设一香一灯一几一榻而已,坐处不欲太明,太明则伤魂,不欲太暗,太暗则伤魄……然静室亦不拘以出林,或在廛中,或居道乡,但得所托,无往不可。”(《周易参同契同挥》)从现今人们生活的情况来看,各人的环境不同,故不能一概追求外界条件,只要心静理明,处处都能入静炼功。
养生须知:性要悟,命要传。得遇正法后,应从思想上树立起信念,铭记大道包含一切灵慧, 功夫日有长进,则灵慧日增;日常事务结束后,即应收拾念头,检束性情,收回外散神识,静坐几分钟或一刻钟均可,每日应确定子午卯酉四正时炼功,不可忽视午 酉二时,若午酉二时不练功,有时致自身阴气不降,会有头脑发涨、神志昏迷等不舒之感;行住坐卧,不离这个。这个即道。道在这里指不忘记养生。养生之人,常 应凝神调息,握固聚气,含光藏辉,即《太上老君日用妙经》说:每日休教有损失,十二时辰常应清静。
养生注意事项:
1)一般炼功任何时辰都可以,但修持因时间关系的限制,最好选用子午卯酉四个时辰。初炼时,每次应不少于一小时,才会有效果。
2)方位:一般面向东南西北都可以,任选一方。但最好以子时至午时六时面向东方,午时至子时六时适宜面向西方,也有长期面向南方修持的。
3)饮食:有定量,宜素食,以平常吃惯的口味淡薄为佳。
4)室内:空气要畅通,明暗适中。
5) 禁忌:为修练有明显验证,作为在家修士,自养生之日起,应逐渐戒除性欲之情;下大雨,刮大风,闪电雷鸣,不宜练功,若正在练功时,应停止练功。因为此时外 界气候不和,故对养生不利;每次练功完毕,先眼睛微开,再静一会儿,然后双手搓热,按摩面部,以活动气血,此时即可离开练功位置,切忌做剧烈运动。